- 註冊時間
- 2012-5-18
- 最後登錄
- 2015-2-4
- 居住地
- 灣仔區
- 帖子
- 1131
- 積分
- 6993
媽幣- 2962
|
發表於 2013-2-19 11:43:25
|
查看: 1498
|
回復: 1
|
手足競爭,彼此嫉妒,往往是由想獨佔父母親開始。家長要是能正面看待手足相爭,作出良好引導,有助他們學懂處理不同意見、培養幽默感,學習妥協並在必要時堅持己見。
大草地全人發展中心總監蔡婉芬(Viola)於澳洲修讀幼兒及家庭教育,育有兩名分別六歲半及三歲的女兒。小女兒Heather出生前,她已再三告訴大女Hannah:妹妹是上天送給他們一家的禮物,但從醫院抱Heather回家,仍感到Hannah有點兒鬧情緒,「畢竟數年來爸爸媽媽都是她獨佔的,焦點都集中在她身上,妹妹出生後卻要一同分享,她會覺得不公平。」
修補關係
她笑言,現時妹妹接手姊姊的舊衣服,會先謝謝姊姊,相對地姊姊較不懂分享。遇上姊妹爭執,Viola會先叫停,由她們分別說出事發經過,爭吵過後,會要求她們和好抱抱,然後母女三人大玩一番,修補關係。過程中會不經意告訴她們,要是姊姊或妹妹沒有參與,便沒有這麼開心,因此大家是缺一不可。
Viola笑言,遇上紛爭,會按不同情景處理,從不要求大讓細,重點是每次只針對一件事,也只責罵孩子的行為。
三項重點
Viola並提出三項正面處理孩子紛爭的重點。
不比較:用具體說話描述需要改進的地方。如「妹妹,請把書包掛好。」代替「你為甚麼不像姊姊一樣掛好書包?」或「都是姊姊乖一點。」避免比較行為。
輪流發言:孩子爭吵過後,讓他們各自陳述,並禮貌地表達想法和意見,然後再聽對方的回應。
互相合作:有時孩子因疲倦、無聊或不安都會引發爭吵。多一點戶外活動,協助他們找興趣,可降低爭吵的可能;更要製造機會讓孩子互相合作,掌握和平相處的技巧。
父母期待孩子永遠相親相愛是不切實際的,兄弟姊妹之間適度的爭吵,其實是學習如何解決人際衝突的一個好機會。除了多作戶外活動,Viola還為兩個女兒製造一同學習的經驗,如一起學畫畫,回家後一同向爸媽分享作品。
|
|